项目责任制(目标)。
(1)岗位调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是团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关键,也是基层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充实基层共青团工作力量,增强基层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06年底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助理工作为契机,根据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学生村干部助理兼任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意见”文件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同意,我们对全镇27个村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进行了调整和任命。
(2)岗位培训。为提高新任团干部工作能力,明确团干部(特别是团支部书记)在基层团组织中应发挥的作用,镇团委对新任团干部进行了多次培训,并成立以大学生村干部为主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了解青年需求,明确自身责任,以及学习相应的团的知识和团组织工作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迅速的成为各村青年的领头人、名副其实的团干部。
镇团委要求各村团支部书记根据实际开展工作,每半年上报一次半年工作计划,实行工作项目责任制,且每次活动必须有详细的信息反馈或活动总结,并根据信息反馈情况考核工作项目完成情况。
2、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实行百分考核制
为了保证上级团组织的工作精神和工作部署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到基层团组织,并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我镇团委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和“基层团组织工作联络制度”。
信息报送制度,主要确保基层团组织工作及时反馈和基层青年需求信息及时上报;基层团组织工作联络制度,主要保证各基层团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经验交流,定期召开基层团干部联络组工作会,听取基层团干部对镇团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传达、部署下一步具体工作。
在团区委、镇党委指导和关注下,镇党委组织部将团组织工作列入了“各村支部书记工作百分考核制度”,极大的促进了我镇村级团组织建设和发展。镇团委根据“镇百分考核制度”的分值,制定了“各村团支部工作考核制度”,规范和提高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 非公经济团组织建设——市场化
1、以“党建带团建”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促发展”为方法带动规模化成熟企业中团组织发展
党政领导的支持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前提。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因此,团组织只有在党的领导支持和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实践中,我们把团委的工作、设想、计划、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支持与指导。镇党委对共青团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并对共青团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为我镇团委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建团工作开辟了平坦的道路。
在我镇最大企业恒聚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建立团总支时,镇党委更加高度重视,首先在该公司建立了党支部由总经理任支部书记,再由党支部选择优秀青年成立团总支。恒聚团总支的建立大大加强了我镇基层团建工作,使180名团员青年的管理工作纳入了正轨。
“服务促发展”是我们在企业中建立团组织的初衷,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发挥团组织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想办法、多思考,围绕企业“急、难、新、重”的生产任务围绕企业节约资金、提高知名度、树立形象等等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使企业领导认可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活动。
2、以“团建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兴趣促团建”工作方法引导企业青年联合建团
市场经济讲供求关系,团组织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在有条件、有需求、有能力的企业主动开展团建工作,以企业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组织配干部;在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建团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