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战好比他们征战公路建设市场的“淮海战役”,由降金琦来担任这个战役的“前敌总指挥”,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001年11月,降金琦率领一支精干的施工队伍进驻闽南漳诏高速公路工地。上场伊始,他就充满了决战决胜的信心。记者曾经问降金琦:“这个工程遇到的困难非同小可,你为何一开始就那么自信呢?”降金琦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信心百倍,首先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大环境,他所说的这个大环境,就是路桥公司目前的总体现状。2000年5月,由路桥公司董事长李志军、党委书记李新权、总经理周灿华等人组成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这是一个团结进取,勇于开拓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领导集体,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大胆革新除弊,大力改革人事、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在全公司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取消干部行政级别,取消档案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并在全集团率先实施项目一级管理和项目负责人年薪制,这一系列非同凡响、
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企业形势日新月异,公司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为项目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他和彭玉米率领的这支队伍,大中专毕业生就占了60%,项目总工程师王鸿、总经济师余森开、副经理屈华云、张兴、李先潮、袁堂军等人,都是十分优秀的管理和业务骨干。除此之外,降金琦对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充满信心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用心去做事,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降金琦还特别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中铁十六局集团副总经济师兼厦门分公司经理李贞凤,他是集团在福建公路建筑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和主要开拓者,有他的帮助和指导,降金琦感觉到自己又多了一个坚强的后盾和取胜的砝码。
路桥公司党委书记李新权对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漳诏项目部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管理上的成功”。那么,这个项目部在管理上到底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具体说来,就是成功地构筑了四大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系统。要杜绝无序性和盲目性,就必须有计划。计划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为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项目部首先按合同制订工程整体工期计划、阶段性施工生产计划和月施工生产计划,然后,以月施工生产计划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分别制订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物资、设备、资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服务等具体工作计划,所有这些具体计划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月施工生产计划,并明确各计划实施负责人、完成时间和保障措施。各职能部门根据月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抓好计划的实施。为严格计划的落实,确保路面工程各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项目部坚持每月“四会制度”,即每天召开一次负责人碰头会,每三天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半月召开一次工程例会,每月月底召开一次总结会,及时掌握工程动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做到月初有计划,月中有检查,月末有考核,使施工组织井然有序地展开。 成本管理系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业的利润本来就越来越少,由于漳诏路面工程降造幅度较大,利润更是微乎其微,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巨额亏损。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的根本属性就是盈利,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连老本都保不住,企业必将陷入危机,最终也必然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为此,该项目部始终把成本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内容来抓,以“管理降耗,科技提效”为指导思想,细化各项经济指标,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并做到日清月结。
在漳诏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原材料就占了工程直接成本的7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漳诏之战打的主要就是物资仗,因此,该项目部在成本控制中首先唱好的就是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