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增强了校园人文气息。一是启动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240多人次。二是以美术教师为主体,完成了图书馆装饰字画的制作,并组织学生从内容到形式上全面提高了黑板报的质量和文化层次,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座谈和公开征集道路、建筑物、景区景点名称等途径,初步拟订了逸夫教学楼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
㈢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工程。
1、抓“三心”工程。一是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了知人心、暖人心、得人心活动。组织老干部座谈会2场次;组织职工外出考察学习62人次;看望生病住院职工13人次,支出慰问金5300元;落实职工死亡后待遇4.3万元。二是完成了教工住宅楼建设,建筑总面积5539平方米,现已交付使用。三是完成了糖厂家属区暖气管道改造,架设暖气管道5400米。
2、抓形象工程。一是积极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效开展了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及“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等社会公益活动,初步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校园风尚。二是与劳动就业部门密切配合,依托酒泉市“绿色培训基地”,举办以农村劳动力输转为重点的短期劳动技能培训3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56人;依托“酒泉市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免费开展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班3期,培训肃州区下岗失业人员193人,树立了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依托继续教育部培训科,充分挖掘电大分校社会考试职能,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开展会计电算化、英特尔未来教育、外语、旅游等短期特色培训班30期,培训2182人次,承办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类社会性考试2场次,办理相关证书113份,进一步提升了办学的社会效益。
3、抓科技创新工程。一是加强了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组织申报省级科研课题7项,完成立项1项;申报市级科研课题3项,完成立项3项;完成院级科研课题立项3项,审查、验收已立项的院级课题结题3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二是将学术成果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教师业务考核,鼓励教师非凡是副高职称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教职工全年公开发表论文
130篇,其中国家级8篇、省级58篇。三是加强了校内外学术交流。圆满承办了全省“第二届高职高专校长论坛”;成功举办了学院第三届高职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论文90篇,评出获奖论文48篇。四是完成了论文集及学报的组稿、编校工作,收集优秀论文228篇。五是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渠道。在农林产教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增设了畜禽服务中心、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其中,农林产教研发中心本年度玉米制种面积扩大到4300亩,实现产量1600吨、产值540万元、利润18万元,显示出产学研结合的美好前景。4、抓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一是着眼于“树优良学风、育优秀人才”,组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比赛5场次。二是眼于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行“双证制”,依托“酒泉市第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举办焊工、汽车维修等中高级技工培训4期,培训228人,获证率达到100;依托旅游培训中心,举办导游资格培训班3期,组织学生培训并参加全省导游资格考试131人次;依托社会其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及考试522人次,获证407人,获证率达到78。三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和义务植树等社会公益活动6000多人次,收到学生“三下乡”实践调查报告760多份。四是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国防教育,严格对新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