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自查自纠报告 >> 正文
司法局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查报告

形成了赶超学比、争当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综合治理工作
(一)全面落实“四五”普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今年是“四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检验“四五”普法效果的要害一年。5月21日,按照省依法治省办的统一安排,我们邀请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志坚教授为全市500名副县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宪法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局与市电视台公共频道合办的《与法同行》栏目130余期,已成为我市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为了贯彻教育部、司法部、中心综治《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努力完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联合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行了调整和重新聘任,充实了力量,做到法制课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保证在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为全市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征订了普法学习资料300多册,编印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法律问答500份,举办法制讲座3次,尤其是组织服刑人员到部分中小学校进行“现身说法”专题法制报告会8场(次),通过以身讲法、以案说法,警示广大青少年抵制侵害,预防犯罪。期间,近一万多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教育,在师生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震撼,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积极配合“严打”斗争等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法律的教育、规范、引导和震慑作用,在“6,26”世界禁毒日,制作了专题片《瘾君子的“毒”白》在电视台播放,并配合市公安局在市人民文化广场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为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三)民间纠纷排查和重点治理扎实有效,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围绕农村水事、土地承包、征用等问题,我们重点排查了有碍生产经营、社会稳定的重大疑难纠纷,制止了多起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民调组织坚持边排查、边调解、边处理,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710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1起,平息集体上访事件15起,纠纷调处率达100%,调解成功1696起,调解成功率98%。司法所建设在人员编制上有了大的进展,司法助理员基本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实行了帮教目标责任制,并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落实安置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金昌市法律援助中心已正式挂牌,各项制度已经健全,截止目前,共解答法律咨询370人(次),接待来访81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6起,代写法律文书32份.
(四)公证、律师工作健康发展,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公证、律师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把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为企业改制、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公证证源逐步拓宽,公证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年初至六月共办理公证事项1702件,超额完成任务13.5%,公证质量进一步提高,公证机关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较好地发挥了公证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律师治理更加规范.今年5月开始,为进一步加强律师

队伍的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开展了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现已进入第二阶段,效果良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40家,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案件229件,办理刑事诉讼案件108起,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24起。
三、双拥及其它工作
双拥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局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切实落实《金昌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实施细则》,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近年来,我们以普法为重点,注重加强军民双边交流,多次主动为驻全部队讲法制课,配合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官兵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军民共建双拥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
   学校先进性教育自查报告
   办公室主任解放思想大讨论个人自…
   教育局纪委书记廉洁自律自查报告
   劳动法贯彻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回头看自查报…
   工商局二oo五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培训教育活动班…
   市公安局度法制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庆祝建党八三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度党员民主评议总结
铁路系统青年职工思想素质调研
两级干部人口计生工作方案
创建三绿工程示范城市活动汇报
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评估实施方…
海洋渔业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阶…
年终总结数据治理
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风雨八十五年对党说
司法行政工作指导意见
司法所基层建设工作意见
城市管理执法局情况报告
城市治理行政执法局会议材料
电业局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
电力公司法律化管理交流材料
司法局法律服务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综治交流材料
司法局行政教育交流材料
自查自纠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