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工作运行程序》等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减少了工作随意性。三是做好结合文章,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按照公正、高效、文明的要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争”、“双比”等活动,增强了干警争先创优意识;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建立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丰富了干警文化生活。我院单独组队,代表县参加了“福彩杯”“两个条例”知识竞赛,勇夺全市第二名,为我县争得了荣誉,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赞扬。我院参加了全县迎七一歌咏比赛,精心组织,刻苦训练,获得了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凝聚人心,增强广大干警的集体荣誉感。
六、擦亮窗口,大力弘扬司法文明
司法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把接待、立案工作作为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文明的“窗口”,以亲民、便民为主线,通过建好硬件、完善软件来强化利民措施;通过实实在在
的司法服务,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亲近和信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树立人民法院高效、文明的司法形象。
1、抓好硬件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优质的司法服务需要完善的服务设施作保障。服务设施跟不上,再好的便民举措也不能很好地落实。为此,我院积极筹措资金,积极抓好了立案大厅和信访大厅建设,设立当事人休息室、候访室,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使前来诉讼的当事人有喝水、看报、休息的场所。同时,积极营造庄重、整洁、文明的执法办公环境,重新修订了《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环境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检查,以良好的执法环境营造公正司法氛围,展示干警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
2、坚持“两便”原则,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好立案联络员制度,通过在各人民法庭设立的立案联络员,及时将群众要求起诉的案件送到院立案庭,由立案庭统一审查立案,方便群众诉讼,解除边远地区群众到院机关立案的奔波之苦;实行了立案“一站式”服务、“流水式”作业,简化环节,提高效率,努力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服务;注重从小处做起,通过和蔼、真诚、周到的服务,消除当事人的无助、茫然和紧张心态,解决当事人诉讼可能遇到的种种不便,增强司法工作的亲和力,使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人民法院的人文关怀。
3、推行审判公开,实行“阳光操作”。 强化庭审功能。突出认证环节和庭审说理,公开举证、质证、认证,公开断理,使赢者赢得堂堂正正,败者败得明明白白;抓好了裁判文书改革。增强了裁判文书的说理内容,使法院裁判文书成为公正文明司法的载体。另外,我院还规范法官庭审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树立庄重、中立的文明司法形象。
4、加强诉讼指导,方便群众诉讼。为使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明白诉讼风险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我院实行了“诉讼明白卡”制度。通过向前来诉讼的当事人发放“诉讼明白卡”,告诉当事人起诉的条件、起诉时应提交的证据材料、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诉讼义务、申请执行的程序和期限等。同时向当事人交待清楚诉讼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便增强当事人对诉讼结果的可预见性,使其谨慎选择诉讼手段,防止不必要的诉累。
5、建立联动机制,做好信访工作。我院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建立“大信访”格局,形成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语,热情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来访者的陈述做到“四心”、“五多”,即热心帮助、耐心解释、细心解决、诚心感化;多贴近、多了解、多倾听、多讲理、多解忧。我们还将有关信访制度公布上墙,使来访者一目了然。根据来访问题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说服教育、书面答复、复查听证、依法再审的措施,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