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突出德育重点,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实施行为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任务的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未来,坚持以德兴教,以人为本,把学校德育工作做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抓住教师素质这一关键,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由浅入深,科学规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准备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县情的教育发展新路子。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创造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及时解决社会力量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建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探索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之路。目前,全县呈现出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的好局面。
㈣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构筑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高水平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每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做好尊师重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并表彰一批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一批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每年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组织开展慰问教师活动,热情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基本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县广大校长和教师为培养青少年学生,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部分校长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实施岗位培训、职务培训、学历进修、基本功大赛、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有效地提高了我县教师的业务水平。此外,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教师中开展师德教育和师风检查,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㈤依法治教,依法行政,推动教育工作规范化发展
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做到了依法行政,依法保护师生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⑴规范办学行为,实施依法管理
一是规范收费行为,加大管理力度,按有关的规定和标准收取各种费用,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县是全省全面施行“一费制”之前的试点县,县委、县政府把推行教育收费“一费制”政策看做是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阳光工程”,规定全县所有中小学把物价部门审核同意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予以公开。根据冀教财[2002]40号文件,从2002年秋季新学年开学起,县就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行“一费制”,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试行工作的通知》,坚决执行上级精神,严格按文件规定办事。农村初中阶段每生每学年收费312元,农村小学阶段每生每学年收费184元。今年5月下旬,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纪委、县物价局、县收费局对2003年“一费制”落实情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