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农村示范区和山水生态宜居区,形成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实施项目带动,以新区和重点片区建设为突破,以片区改造促进街道整治,打造精品街区和地标性建筑,充满创意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好看耐看、经济实惠的公益性建筑。
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为中心连通省外、辐射省内的交通网络,加快南绕城高速公路等环高等级路网建设,规划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火车站综合改造等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客货集散中心,全力打造青藏高原交通中心枢纽。大力实施畅通交通工程,继续建设一批过街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立体停车场、换乘中心等交通设施,实施凤凰山快速路等贯穿东西、连通南北的人车分流主干道,打通断头路,优化静态交通,进一步提高畅通能力。加快建设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和骨干水利工程,尽早实施引大济湟西干渠调水工程,确保城市生活、产业发展和农业灌溉用水。改造延伸城市供排水管网,扩大管网覆盖面。优化供水结构,稳妥推进关闭自备地下水源工作,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加快县域和卫星城镇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非均衡发展,县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村示范县、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和卫星城市;县建成现代农村示范县、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和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县建成全省农区生态畜牧业养殖示范县和文化旅游名县。完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县城整体形象和聚集人口、产业及吸纳就业的能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近郊重点城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精深加工业,建设产业集中区,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载地。远郊县镇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逐步形成设施农业产业带,成为都市区的生态后方基地。
通过五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和改造,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明显提升,让更加现代、更加大气、更加靓丽,更具魅力!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动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构建高原山水城市。以创建“全国森林城市”为目标,构建以城区为核心、南北两山为屏障、县域为纵深的三环生态布局。大力推进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城市绿地、主题公园和休闲场地建设,继续实施北山危岩体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绿化美化,营造城区“三河六岸”绿色滨河景观带。实施“清水入城”工程,强化湟水干流及支流污染源管理及治理,加快实施零排放,持续改善小峡口断面水质。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林基地、生态湿地等项目,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把建设成为高原山水花园城市。
做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快水源地保护区、应急备用水源和水源特殊安全保护工程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加大汽车尾气治理,逐步提高排放标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业污染源治理,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工业节能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强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促进工业废渣循环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染物的低排放。要通过不懈努力,如期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
探索建设低碳型社会。培育以低碳产业为特征的绿色发展体系,建立有利于低碳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制。推广低碳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