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思路,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2万亩,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6万栋,养殖基地103个,有效提高了农副产品供应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5家,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完成了490个村级规划,实施了32个村新农村建设和62个村“三集中”试点工作。加快三县县城防洪、盘道水库灌区一期、人畜饮水安全、县乡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累计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10.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万人(次),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累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5.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异地扶贫等项目,4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农村群众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五年来,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支持和服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积极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进循环经济,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实施,初步形成了以硅材料和光伏产业、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藏毯绒纺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2%,园区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工业体系。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75亿元,年均增长2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4.2%提高到44.2%。全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打造“大美、夏都”品牌,建设“环夏都旅游圈”,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6.4亿元,年均增长20.9%。积极培育消费市场,完善商贸服务设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服务全省的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和承办一系列大型会展活动,对外开放形象得到全方位展现。启动了朝阳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雏形正在逐步形成。金融服务业体系逐步健全,交通银行分行、天源证券期货公司、新华寿险、低碳产业基金公司、中国五矿国际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落户,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0万户,连接全省的信息传输网已经形成。
五年来,围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强化。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大南山绿化、生态造林、城区园林绿化等工程建设,建成湟水森林公园、鲁青公园及黑泉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5平方公里,新增绿地84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实施北山危岩体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环境。加大煤、油、烟、气污染治理力度,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餐厨垃圾处理创造了独特的“模式”。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谋划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先进、环境污染小的特色工业项目;加快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实施了城区铬渣处置等重点减排项目,关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2.3%,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荣获“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五年来,围绕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大科技投入,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50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