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与有效利用,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工作。严格土地管理,建立集约用地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注重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调整用水结构,发展节水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重点、分阶段推进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着力建设生态嘉兴。到××××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以上。
(四)全力推进滨海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有序开发乍浦、独山、海盐三大港区,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嘉兴港。到××××年,全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个,千吨级泊位××个,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万标箱。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化工、煤炭、粮食等物流中心,积极推进滨海旅游开发,着力构建滨海产业新高地,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推进嘉兴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和市域一体化进程。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建设沪杭高速铁路。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基本完成“五干三支两港”的改造任务,切实提升水运能力。加快市域快速路网建设,形成“一环四横五纵八射四连”的干线公路网。加快以电源电网为重点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新增××千伏降压容量××万千伏安、××千伏变电容量××万千伏安。实施信息现代化工程,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构架和综合信息交换平台,着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六)加快自主创新,增强区域竞争力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构建结构合理、体制开放、机制完善的区域科创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到××××年,全市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位。完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到××××年,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开放、公平、优质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在全省建成教育强市,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行政管理、投融资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向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实施接轨上海开放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开放领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八)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全面实施文化大市建设“六大工程”,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和文化服务体系。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以上。完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全市人民获得更趋公平和更为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加大对各类基本社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基本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年,城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