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的环境。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加快,这为我市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从国内看,经过本轮宏观调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总体平稳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从我市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区位条件、体制机制、人文环境等构成的比较优势正在凸现,城市化推进、产业升级、消费转型产生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与社会已步入稳定较快发展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短腿效应正在显现,社会稳定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嘉兴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快速迈进。根据中共嘉兴市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滨海开发、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江南水乡文化大市,推进富民强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位于长三角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左右,年均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万元左右,实现综合实力位置前移。到××××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实现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共享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循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文化大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临港、高技术、装备制造、特色优势四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左右。确立服务业优先发展地位,提高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左右。着力构筑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以上。
(二)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市化进程,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现代交通、信息网络等为纽带,连接各副中心城市和乍浦的多节点、组团式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构建新体制、营造新环境、树立新风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年,基本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