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大型水库,加快"泽渝"一期、松既和铜罐驿两大长江提水工程、渝北观音洞水库等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玉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璧山三江水源工程、大宁河梯级开发和三峡库区中部大型灌区;新建小型水源4万处,整治病险水库100座,改扩建乡镇供水工程100处,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公路8000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达到75%,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3%。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村康居工程。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重点,抓好产业扶
贫,扩大易地扶贫,减少农村建卡贫困人口11万人。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抓好三个关键措施:一是落实对农民的直补政策。实现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确保粮食供给安全。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退耕还林现金直补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对种植小麦、油菜的农户给予每亩5元直补,对重点区县发展柑橘给予每株5元种苗补助。二是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实现各级财政"三农"资金支出的增量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调标后地方增量的主要部分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守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底线",努力消化乡镇债务,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继续推进"两社两化",发展各类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就业创业机制和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信用担保试点。扎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抓好工业经济大投资、大支柱、大项目、大基地、大企业建设,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品品牌,做强企业竞争力。力争工业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投资突破1000亿元,利润突破160亿元。加快构建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支持茂德"8·11"芯片项目建设,抓紧推进川维、西南铝、风力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等10个投资50亿元级的大项目,策划实施30个10亿元级重点项目和一大批亿元级项目。加快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长寿化工园区和30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推动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以研发设计、软件设计、网络动漫、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为重点,启动广电集团文化传媒中心、高新软件园、黄桷坪艺术街等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会展、房地产和旅游等服务业。壮大商贸龙头企业,做精做强"老字号"企业,做大做靓品牌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加快构建口岸保税物流、工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重庆投资洽谈暨全球采购会和2007年时尚嘉年华系列活动。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规范经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