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面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重庆要抓住机遇,追求卓越,健步前进,既要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又要着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目前重庆正处在经济高速成长期,各区县你追我赶,各行业奋勇争先,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具备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一定要全面履行上任之初向人大代表及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定要完成或超额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既定目标。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开拓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极大地激活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活力。
二是坚持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着力加强以主城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使之成为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依托。规划建设"1小时经济圈",作为打好"直辖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支撑。沿交通干线展开产业布局,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用特殊政策加快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尽快形成点、圈、线有机联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坚持积极有为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策划和实施大项目,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更主动、更有效地招商引资,保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把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和谐重庆"十大工程"建设,将新增财力主要投向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能为工作、生活在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夯实村级基础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完成各区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深入推进"三百工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人才"三大支撑",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全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户。重点中心镇建设增加到100个,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因人施教,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推广农民工服务管理"四好经验",推行土地托管、委托经营和留守儿童义务家长代理,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镇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安家创造更为宽松、更为有利的条件。
加大以农田水利、交通、通信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基本建成开县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