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确保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镇政府200 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先进单位”;200 年,被市政府授予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0 年、200 年,连续2年在区委、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
5年的艰辛探索和激情实践,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给我们开创新业,勇当先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深感到:
一,思路决定出路。大杨这5年的快速发展,就在于我们确定了一条符合镇情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以推进大杨城市化为主线,建设“四带”“四园”,发展二、三产业,路越走越宽。从200 年开始,我们用2年时间,跳出农业抓农村,减少农村抓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大杨镇一次创业,改变了原纯农业乡镇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开展二次创业,打造“四大经济带”,使全镇70%的区域、66%的人口逐步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居民的不断转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杨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杨镇之所以发展快,形势好。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全镇上下始终把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门心思谋发展,想发展。几年来,大杨镇中心镇区从无发展到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无发展到2万人,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200 年入驻产业园的合肥建工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200 年完成产值4171.6万元,增加值14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216%、189%。
三,实干才能出生产力。树立大干、苦干的精神,不计报酬,只求奉献,在困难中求机遇,在低谷中求发展,不争论,只讲干,试试看,已成为大杨人民的实干精神。正是有大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我们才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险,干出了别人不敢想的业绩。没有模式,走出去学习借鉴,自己创造;没有资金,想方设法招商引资,盘活土地。200 年,在全市第一家办起了乡镇3平方公里工业园,几年来自筹资金,投资1亿多元,引进项目70余个,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肯定要上下团结一心,共谋事业。一盘棋、大合唱、整体战,已成为大杨干部的扎实作风。从镇机关到村居、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服从大局、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发展事业不争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镇几年内征地拆迁涉及到9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人口1.4万人,征地总面积2万余亩,拆迁总面积135万平方米,如此浩大的征地拆迁工程,内部的矛盾可以说层出不穷。我们都一个个解决了,有力证明了本届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也凝聚着全镇干群的智慧和心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大杨镇人民政府,向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并通过大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杨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表现在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业网点不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太小,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但尚未形成气候。三是招商引资的观念和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