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3亿元。年工业产值达8.9亿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200 年,工业区工商税收达1000万元。按照政策要求,铁腕清理闲置土地,使130亩工业用地重新焕发生机,近期将有3家投资超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入园。
──生态农业区建设加快。5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硬化渠道、整治支渠。兴修、硬化村组道路50公里。200 年又投入80万元修成柳叶村民组水泥路1500米;支付45万元修通高桥社居委沙石路1600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环湖北路的2300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 年,获得区“林(瓜)果支柱产业”称号;200 年,获得市农业科技“十佳项目”表彰。在安农大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业主导产业,现拥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2400亩,200 年新增1200亩。先后获得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市发展林业“先进单位”称号。岗西村200 ——200 年,2年发展苗木花卉基地面积达1300亩,被区政府命名为“苗木花卉特色村”;摸索出一条集体带农户的路子,成立“北方苗木花卉有限公司”,被市政府授予合肥明星企业。
贯彻落实各项涉农政策。200 年,向群众发放了粮食补贴资金11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9.7万元,租地绿化资金93万元,水源涵养林补贴资金537万元。5年累计投入11万余元,有效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200 年,获市级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全面落实禁焚工作,200 年保证了全镇没有发生一例焚烧秸杆现象,被市政府授予禁焚“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年发放保障金208万余元。加大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五保供养投入,年发放救济、优抚等款项共98万余元。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企业退管工作,新增就业人员850人,接收退管人员248人。2004年,镇政府被授予合肥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 年,投入25万元对敬老院和公祭堂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373万元为镇机关自聘人员、村居干部138人办理了社会保险。
着力推行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对村居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资金。5年来,兑现手术费、独保费等各类费用130余万元,广大群众执行计生政策的自觉性大大增强。5年来,出生人口率稳定在11.7‰,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200 年,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 200 年,投入6万余元,完善镇计生服务所硬件设施,成功创建了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点服务所,开展了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及样本点基线调查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合肥市计生工作20个乡镇示范点之一。
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建设力度,组团参加省、市、区比赛,共夺得26枚金牌。200 年,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投入5万余元组建大杨镇舞狮队、建设岗西村良余新村狮舞文化大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活动向农村、社区、家庭辐射,营造了新农村文明乡风的氛围,被区政府授予新农村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5年来,大杨镇先后被授予安徽省杜鹃花工程“优秀示范点”、安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王墩、照山社居委获得了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晨晚练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取得实效。社区矫正工作于2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