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295元;争取3—5年内,林果业总收入达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努力培育金银花产业,逐步扩大金银花种植规模,今年扩种到2000亩以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项目,完成5万亩荒漠造林、1万亩防护林和1万亩封沙育林,力争“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百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立项。
3、
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一是以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养殖为主攻方向,提高养殖小区生产水平,逐步实行集约化养畜。在每个乡镇有侧重点地抓好饲养量400头以上的养牛基地建设,培育、扶持饲养量2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采取外购与自繁相结合、以自繁自育为主的方式,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三是抓住地区实施“百万只肉羊杂交项目”的机遇,加快我县“万只肉羊杂交繁育基地”的建设步伐。四是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积极繁育推广优良牲畜品种,提高良种畜和适龄母畜比例,完成黄牛改良1.05万头,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8%。五是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饲养技术,全面推行饲草料加工、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和“三贮一化”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力争年内完成秸秆饲料加工制作11.5万吨。六是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着力抓好动物疫病监控、疫病防治、产地检疫和牲畜交易市场的治理,强化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七是加快特色养殖和家禽及水产养殖步伐,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力争年内实现牲畜存栏33万头(只),出栏19.45万头(只),产肉6460吨,实现畜牧业人均纯收入502元以上。
4、狠抓设施农业生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新和镇、依其艾日克、塔什艾日克、渭干等乡镇临近县城和314国道沿线的优势,加快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技术服务、培训学习、集中育苗等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年内新建温室大棚1100亩,实现设施农业总收入891万元,确保2003年以前建成的350亩温室亩效益超过8000元。
5、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务输出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制,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加强劳务供需协调和信息服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树立劳动力资源转换观念和创业致富的新观念,倡导农村思想和生存状态变革,建立农民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季节向常年、由农村向城市、由本县向县外转移。五是搞好社会化服务,继续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和不合理收费,落实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户籍登记治理、子女入学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各项利益。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年内实现劳务输出8500人以上,农村人均劳务创收增加40元以上。
6、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以节水为中心,大力推行定额配水、限额供水制度,继续坚持轮灌、畦灌等传统节水措施,逐步发展滴灌等高新节水措施,扎实做好测水到户工作,把亩均浇灌定额控制在870立方米以下,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的局面。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力争新建防渗渠10公里,平整土地1万亩,开挖排渠20公里。二是加快农机化步伐,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着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动力,县财政补贴75万元在全县推广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