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极为重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跨越发展,加快赶超步伐,再掀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高潮。
2005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心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富民”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继续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712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06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1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207万元以上;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67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26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治安案件发案率控制在地区限定标准以内;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贯彻地区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按照“强畜优棉壮种业,大上林果兴园艺,突出特色促加工,创新机制求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主攻林果业,提升畜牧业,狠抓设施农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2005年力争完成农业增加值47122万元,同比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1元,增收309元。
1、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抓住国家把新疆建成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直补政策的机遇,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和各项增产新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力争粮食总播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达到9万吨以上。继续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棉花区域布局,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宽膜带状高密度植棉18万亩,通过科学投入、加强治理,使全县棉花单产增加3公斤以上,单产150公斤面积达到2万亩,单产120公斤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5万担以上。进一步加快种子产业化发展。全面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提高棉田生产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和鼓励农民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特色小宗经济作物和订单农业,实现种植业多元化。
2、主攻林果业,强化质量治理。
将今年作为“林果业质量治理责任年”,把治理作为提高林果业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完善质量治理目标责任制,促进林果业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强林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全力提升林果业治理质量,认真落实补植、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不断提高林果业治理水平。把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林果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沙玉葡萄、海思核桃、灰枣、库买提杏、赛买提杏、白明星、黑叶杏等农产品的优势,继续申报特色品牌,同时抓好绿色产品基地认证工作,提高新和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新植果园除红枣、香梨进大田以外,其它品种一律在副林带、毛渠及庭院种植,新植红枣面积的50达到高密度种植。力争年内完成4.5万亩新植经济林任务,实现林果业总收入507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量的8.16%,实现林果业人均纯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