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满足人的发展这一要求,加快宜居城市建设。主要是:扩大空间容量。以规划为指导,统筹“一江两岸、一城四区”发展,到2010年,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配套功能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城市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市城区“三山三水”资源优势,巩固提高园林绿化成果,控制各种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文化品位。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培育城市文化特色。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城市二三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在市城区启动会展中心、文娱中心等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发挥中心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围绕中心城市发展“卫星镇”,加强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建设旅游大市。以桃花源为品牌,整合柳叶湖、花岩溪、城头山、壶瓶山、黄山头、西洞庭湿地以及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景区景点和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景区提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尽快形成
“大桃花源”旅游目的地;发挥交通枢纽优势,配套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尽快形成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发展旅游龙头企业,开发地方旅游商品,完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5、建设和谐社会。主要是:发展公益事业,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维护公众安全,健全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综治防控体系,实现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非凡是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公共财政,改革体制,调整结构,为公益事业、公众安全和公平正义提供保障。提高公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建设、社会诚信建设,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集中力量办好六件大事。
1、提升工业园。全面提升市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水平和产业聚集度。力争德山开发区经济实力进入省内园区前三名,争取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区县(市)开发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成为省级开发区。
2、修好防洪圈。完成市县城区防洪圈建设,市江北城区防洪圈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德山防洪圈、江南防洪圈和各县(市)城区防洪圈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3、硬化乡村路。实现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或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力争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
4、建设高速环。建成常吉、常荆高速,启动常邵、常岳高速,加快建设市城区100公里高速公路环线。
5、构筑保障网。基本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镇,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农村,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和低保、“五保”制度。逐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标准。
6、扩大高中面。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十一五”末,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比“十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十一五”将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宏伟的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勤劳聪明的**人民,一定会把这个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我们的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家园必将更加漂亮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