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困难问题,确保财力稳步增长。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稳定、保运转、保安全、保改革、保重点、保法定。各级财政部门要从严安排预算内外支出,反对铺张浪费,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严格预算治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继续实行一般性支出零增长的政策。要结合“三项治理”,加强公用经费治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支持金融改革。要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金融产业。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建设,促进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增强持续融资能力。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投资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要通过严格的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企业信誉,改善银企关系,建立金融安全城市。(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确保科技三项费用的稳定增长。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推动骨干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省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围绕产业升级,抓好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才发明创造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有关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快以公共信息传输骨干网为重点的信息基础建设,构筑公共信息、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一批重点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逐步建立“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巩固“两
基”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发展非义务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非凡是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步伐。启动现代高中建设工程。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筹建阳泉大学。加强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校校通”,完成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小康建设,人才为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本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治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布满生气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各类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注重引进市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稳定并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要建立专项人才基金。要制定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培育完善人才市场,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要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健全“非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城镇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整治农村的脏、乱、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