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积极推动村务、政务公开;健全矛盾调处网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了职工利益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追究、实行台帐式治理,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信用莒县”和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全社会文明水平,被授予“第六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
(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切实加大社保资金收缴力度,全年共发放8579.5万元,连续4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113户、1987人。注重从源头抓起,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1个村的饮水困难。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列为2005年省级试点县。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居全市第一;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1处;高考本科录取2265人,增长17;学校安全治理得到加强,教育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坚定不移地推进计划生育集中清理清查,进一步托清了底子,夯实了基础,健全完善了长效治理机制。坚持一手抓清理整顿、一手抓市场运作,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果断依法取缔“土炼焦”企业,加大污染源综合治理,“生态县”建设初见成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万户,新增2.4万户,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53。“双拥”共建活动迈出新步伐,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人事、物价、统计、质监、科技、文体、地震、气象、盐务、兵役、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民族宗教、救灾救济、机关行政事务治理、食品药品监督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行政能力不断加强。坚持把规范、公开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修订完善了《莒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开通了县政府门户网站,进一步扩大了政务公开,提高了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积极适应《行政许可法》对政府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扎实开展行政复议、行政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行政许可清理,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大了审计监督和行政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在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通过《行风建设察访录》通报了个别部门的行政过错,促进了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的规范。坚持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将争取到的转移支付全部分配给乡村,并对财政困难乡镇给予重点倾斜、对村级转移支付实行单列,较好地解决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问题;争列为中心财政重点补助县,为进一步增强我县财力、缓解财政困难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多方争取,206国道城区至日东高速公路段拓宽改造工程被列为2005年省交通厅重点工程。坚持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浮来山福寿文化节”,并签约投资项目18个,协议投资额14.1亿元,实现了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矿产资源37宗,提高了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公平竞争;大力推进各类协会建设步伐,橡胶、塑料、砖瓦等产业协会相继成立,在加强行业自律、提供市场信息、指导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督查作为政府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了重大部署跟踪检查、重要事项专项督办和重点工作定期通报“三项制度”,创新督查方法,严格督查责任,真督实查,促进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