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5‰以内。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质量。
以提高经济质量为中心,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各大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培育发展税源经济,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下定决心,锲而不舍,做高做精纺织业,做大做强非纺业,厉行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促进服装、家纺和非纺增量提质,印染减量提质,织造控量提质,化纤稳量提质,着力优化行业结构。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创建和营销工作,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加强内部治理,鼓励开展并购重组和上市工作,促进资本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坚持扶大与育小并举,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着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主战场作用,集约要素供给,加强设施配套,调整投入方向,加快投入产出,着力优化投入空间结构。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规划,出台政策,加快构建“一主三副”、覆盖城乡的商贸服务业体系。按照“与促进市场升级、促进消费、促进城乡统筹、打造‘两大中心’相结合”的总体要求,以轻纺城市场改造升级为重点,以高档宾馆饭店建设等重点配套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人口集聚度,巩固提升市场、餐饮、旅游等传统商贸业,加快发展物流、娱乐、会展、连锁经营、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政策,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巩固拓展县外粮食基地,确保粮食市场稳定。科学规划,加强激励,促进农庄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继续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园区建设的新突破。注重特色,培育品牌,促进加工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推进外贸转型,引导鼓励企业在巩固做优一般贸易的同时,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大力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非纺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努力开辟国际主流市场;做好应对反倾销等工作;重视要害设备、原辅材料、人才和技术的引进。突出选商选资,改进招商方式,着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非纺产业项目,努力实现利用外资内资规模、质量和水平的新突破。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加强对境外人员的治理服务工作。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围绕结构调整的重点,继续整合和优化配置政策资源,重点支持纺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建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基础的非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科技对接,积极
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
着力缓解要素制约。继续探索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深化集约用地“十法”,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严格落实“双控”指标,积极争取“戴帽”指标,推进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着力缓解土地要素制约。加快推进电力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有序用电,充分挖掘电力资源,着力缓解电力要素制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引导企业拓展融资空间,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我县,着力缓解资金要素制约。
企业家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是调优经济结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