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调整到19:81,大田亩产值达到2400元。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累计完成技改投入172.2亿元,其中2002年完成65.3亿元,创历史之最。全县上市企业达3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其中超30亿元的2家,我县成为全国最大的轻纺业制造基地之一。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加速。2002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达226亿元,比1997年增长58.5;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93.6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74.9。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自营出口总额由1亿美元增加到14.6亿美元,增长13.6倍,总量跃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纺织品外销率提高到了37.8%。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其中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1.5倍。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城市化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70.9亿元,其中去年投资达32.5亿元,相继完成了柯北新区基础设施、绍甘线等“五路一桥”和小舜江平原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标准海塘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积极实施“绿化、净化、亮化、序化”工程,城区拆迁拆违14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340万平方米,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收效明显,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柯桥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比迁址前扩大了一倍。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小城镇。全县城市化率由29提高到了33。
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所有镇街通过了市“高普九”验收,17个镇街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高中段入学率上升到了90.1。社会力量办学取得较大突破。我县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省首批教育强县。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新世纪人才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五年净增各类人才10632名。城乡文化设施不断改善,涌现了一批获国家奖的文艺精品,印山越国王陵被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35,我县被评为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亚运会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从控制人口高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转变。“一控双达标”通过了考核验收,我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向联合国推荐参评“全球500佳”。国土资源工作卓有成效,耕地连续实现占补平衡。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称号。全面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两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反腐倡廉进一步深入,依法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政风建设得到加强。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绍兴县志》编纂工作高质量完成。人武、统计、档案、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201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928元增加到625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83.8亿元增加到133.5亿元。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0.43,标志着社会消费结构正在向着比较宽裕的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4.9平方米和52.9平方米。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户分别达99部和97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户分别达103部和73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网络,镇镇通公交。城乡居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全县有57万居民用上了小舜江一级饮用水。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保健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在全省率先实现各类企业养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