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建设,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四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20个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吸引国内外人才以多种方式到创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鼓励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6、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抓好100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铁岭至承德等一批高速公路、庄河电厂等一批电源、电网项目和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地铁1号线等工程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朝阳至赤峰、抚顺至梅河口高速公路、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抚顺电厂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能源项目。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二是启动生态省建设。编制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继续搞好辽河、渤海水污染治理,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依法加大国土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放手发展经济林,加强生态公益林、辽东水源涵养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完成造林300万亩。实施西部沙地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万亩。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强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轧钢、洗煤、选矿废水和电厂冲灰水力争实现全行业"零排放"。建立重点行业和地区能耗目标考核体系。
7、办好"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建设。一是基本完成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基本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使被拆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做好7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二是全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合伙创业,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大力推进包括农民转移培训在内的普惠制就业培训,确保零就业家庭普遍实现至少1人稳定就业。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15万人,大力推进农民转移就业。三是完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年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5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10万人。四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就学资助、住房援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城乡贫困家庭就医、就学、住房、取暖等实际困难。五是稳
步增加居民收入。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督促各类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落实好国家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各项政策,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六是逐步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七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现4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八是继续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黑色路面1000公里,路基改造4000公里。九是继续实施防病改水工程,让广大农民喝上卫生洁净水。十是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00所,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40万平方米。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煤炭、食品、药品、饮食卫生、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和交通安全的治理和监管,果断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确保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8、加强社会主义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