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精萃--卷首语
×《政府工作报告》精萃
×
×卷首语
×
×
×从中心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年年做,结构、风格一脉相承。就县级政府工作报告来说,作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年度总结和总体计划,保持其严厉性是必要的。通常,报告的结构包括上年工作回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经验小结、来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具体目标、落实措施、重大项目的非凡安排,等等。实话说,县级政府工作报告要“写”出新意、“写”出亮点来,殊为不易。当然,政府工作报告更多发挥的是来年行动纲领的作用,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思路决定出路,内容决定形式。所以,只有有了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和策略,才会有字字玑珠的政府工作报告。
×从法律的高度上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创作不是几个“笔杆子”或一个秘书组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聚民意、集民智、凝民心的过程,是用来统一思想熟悉、加强部署协调、指导工作落实的基本方略,权威性、政治性、指导性极强。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文风与党风紧密相连,是党风的反映。文风绝不单纯是语言问题,而是对所涉实践工作和读者、听众的态度问题,是创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所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文风,能够看出政府执政的决心、能力和水平。实践一再证实,凡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政府,其工作报告的风格必定是明快简洁、掷地有声的,凡是求真务实、以民为本的政府,其工作报告中的措施必然是便于操作、能够落实考核的,而所有萎靡不振、观望徘徊、软弱涣散或两眼向“上”的政府,其工作报告要么苍白乏力、言之无物,要么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尽是大话、套话、空话。
×当前,我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党的战略方针明确坚定,加入后的广泛合作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空前高涨。放眼全国,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神州大地一派和谐、繁荣景象。这种大好局面赋予了每个地方都具有抢抓机遇、奋力胜出的条件。要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县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首先解放出来,而解放思想的重要标志则是我们政府工作报告的文风给人耳目一新的峻朗、简约、爽快的感觉。我们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形式而变: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探索、一场没有现成答案的实验,需要大胆尝试,我们宁愿在实验中犯错误,也不能容忍籍种种借口走保守的老路。假如我们甘愿政府工作报告的面孔十年二十年一贯制、甘愿与别的地方“千篇一律”,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何来标新立异、出类拔萃所以我们倡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以下文风。
×一是创新之风。创新文风,首先要大胆解放思想,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结合本地具体实际情况和具体方针措施,敢于说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话,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要善于用新观念、新思维提高、充实、武
装自己,把上级的政策用足、用活,把本地的情况研究透彻,用自己的办法解决本地的问题,而不是在上级工作报告或去年工作报告的基础上修修改改、抄抄补补。假如政府干部不思创新,不敢领先,只想在人后亦步亦趋,那么其政府工作报告也只能人云亦云或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这样的报告,纵使主席台上的领导摇唇鼓舌、声嘶力竭,听众只恐耳朵都要磨茧子来,他们哪会不昏昏欲睡,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何会调动、发挥得出来
×二是生动之风。政府工作报告要讲政府自己的心里话,讲本地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讲切中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肯綮的话。增强报告的生动性,必须把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