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又尽可能兼顾困难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在谋划发展和抓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始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充分体现。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无论安排部署经济工作,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物质文明建设,还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不协调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五个统筹”。我们在抓落实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发展和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政府工作
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必须把握《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突破
提高政府执行力的着力点应放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大发展任务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是推进“三大建设”(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推进“三大建设”,我们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统筹发展推动“三大建设”。“三大建设”涵盖了三大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产业建设”是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是平台,“和谐社会建设”是目标,要用统筹发展的理念来推进“三大建设”,做到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统筹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三大建设”。发展的最终的落脚点都要落实在发展项目上,落实在投资上,假如没有一批重大项目,我们“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基础设施改善,还是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是一句空话。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发展必须继续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项目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提升我们的发展速度。重点要抓好“十一五”期间109个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每个项目都要落实具体领导、牵头单位,确保109个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建设。
“三化联动”推动“三大建设”。在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走“产业化与工业化互联,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三化联动推动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重点要抓好100个工业发展项目,确保“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尤其要做好10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每年有2个项目竣工投产。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基地、基本建成“四个一百万亩”;扶持和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优质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按“一圈三带”(恩建宣半小时城镇圈和巴东沿江城镇带、利川西北城镇带和来咸鹤西南沿边城镇带)的思路推进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尤其要以“三化”(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为动力,以“四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和基本制度)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三大建设”。当前和今后五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改革上,要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尤其要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把政府的职能转到宏观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力度,以政府投资引导外来投资、民间投资和金融投资,推进投资多元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我们自身的实践证实,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