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获国际国内大奖。文化市场监管有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社区文化氛围浓厚,279支社区文艺队伍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区连续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xx广场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就业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五年来,制定了《xx区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5项就业优惠政策,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创建就业、创业、培训“三大基地”66个,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53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1379人,培育创业项目109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409个,实现就业12万人次,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4090”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得到安置,全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积极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建大学生见习基地,建成xx区劳动力市场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累计实现毕业生就业499人。拓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监察,切实维护各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搭建了区、街、社区三级就业保障和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典型带动、社会联动”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发放低保金5551万元,不断完善覆盖全区低收入群众的医疗、住房、教育、取暖、节日临时救济等救助体系。筹资8000余万元进行供热管网改造,投入近亿元解决2129户低保家庭和7389名区属困难企业离退休职工取暖费问题,保证居民温暖过冬。将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针对政策覆盖不到的困难居民,每年设立50万元应急保障资金实施兜底救助,基本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强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扶助,建成了xx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承办了大连市首届残疾人才艺大赛,在每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站,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率先进行了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索,累计投入370万元,使1365位孤寡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区医院和区妇幼保健所改造,在全市率先推出了“10元钱门诊”等六项惠民举措,为辖区居民减免医疗费用23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理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组建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桃源、桂林等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威胁,政府各部门严把防线,全区没有出现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胜利,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经受住了重大考验。实施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完成人口计生工作各项任务指标,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0年为零,区政府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
——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