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依靠并带领全区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落实了区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持续发展基础雄厚
——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从2002年到2009年(以下均预计到2009年底):地区生产总值由40.8亿元增加到120.7亿元,跨上了百亿元台阶,累计完成427.5亿元,年均增长24.2%;财政收入由3.73亿元增加到10.01亿元,突破了10亿元大关,累计完成34.82亿元,年均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2.6亿元增加到85亿元,累计完成379.9亿元,年均增长21.1%;实际利用外资由2124万美元增加到2亿美元,累计完成5.01亿美元,年均增长56.5%;出口创汇由6150万美元增加到7.2亿美元,累计完成21.8亿美元,年均增长6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1.7亿元增加到211.4亿元,累计完成820.5亿元,年均增长13.6%。自2009年市政府对区(市)县综合考评以来,我区连续三年获得中心城区组第一名。
——中央商务中心区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核心功能增强。xx广场区域汇集了近200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其中银行地区总部占全市的84%;金融业属地税收贡献率达到28%。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1400家港航服务企业进驻人民路,区级税收贡献率超过15%。丹麦马士基、美国罗宾逊等19家国际知名航运物流企业落户xx,锦程国际等一批民营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一关三检”、航运交易市场等功能性机构和区内1157家中介、信息咨询公司,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总部经济特征突出。成功培育了航运、科技、物流、金融、总部经济、进出口贸易等7座专业大厦和8座属地税收超千万元楼。目前,中央商务中心区内的大厦共吸引了总部性质企业230家。2009年,大连银行和首创安泰两家全国性总部实现了跨地区经营。商贸中心地位巩固。青泥洼桥商业中心继续保持全市商业旗舰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天津街后续改造步伐加快,天植商城、海昌名城等项目盘活取得重大进展,老街、陶瓷商城等地块进入重新启动阶段。三八广场、二七广场次级商业中心逐步兴盛,世界500强企业百安居、家乐福在其间运营,对周边商业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和辐射作用。经典生活、青云58街等商业街特色鲜明,社区便民连锁商业快速发展,全区商业布局更加合理。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2年的1.6︰18.6︰79.8调整为2009年的2︰11︰87,金融、商贸、航运物流与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其中,房地产业区级税收贡献率由2002年的46.1%下降到2009年的25.1%,服务业区级税收贡献率上升到93.3%,现代服务业发展达到全市领先水平。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办民营企业5800家,总数达到10900家,名牌战略有效实施,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09年万元gdp能耗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