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一批有规模的知名品牌。同时,也不要囿于本地资源,在家门口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金和技术,开拓工业发展的新领域,扩大我省工业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扩大优质稻和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生猪和肉牛、奶牛、山羊等草食动物以及特种养殖,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市场容量大、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宗优质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向优势地区集中,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体系,在主要农产品集中区和中型以上批发市场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点,严格市场准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三化”进程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突出抓好粮食、蔬菜、棉麻、畜牧、水产、竹木、油茶、水果、茶叶、烟草、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引进、推广先进的加工装备和技术,提高加工层次。鼓励国内外有技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工业、商贸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对16家国家级和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它们完善经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做大做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龙头加工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契约、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生产基地联结,推动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继续办好农产品博览会。积极引导支持农民进入城镇兴办二、三产业,积极引导和组织劳务输出。
以扩容提质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用城镇化拓展工业化的发展空间,带动区域各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特别是省会长沙。长沙市要按照300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其它市州所在城市都要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大中城市。抓好县城的扩容提质,每个县集中抓好1—2个小城镇,尽快形成特色和规模。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市。强化城市管理。搞好城市经营,特别是经营好城镇土地,盘活城镇存量资产,多方扩大增量投入。坚持产业兴市兴镇。依托大中城市办好特色工业园区,把发展乡镇企业、农村服务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与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相适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领域,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证券、信托、信息、房地产、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连锁、超市和电子商务。整合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旅游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高度重视发展社区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律师、公证、监理、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快“一点一线”地区发展步伐,大力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湘西开发力度。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突出结构调整,突出特色产业,突出城镇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财政是经济发展,特别是推进“三化”进程成果的主要综合反映。今年财政增收的难度不小,支出的压力很大,各级政府务必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