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转变的任务仍然较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举措还不够多,帮助部分群众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手段还很有限;实际可用财力与各项支出需求,特别是与建设资金的需求矛盾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生产条件的改善还需进一步加快,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区域重镇、工业强镇、商贸旺镇、人文名镇”的战略目标,突出“发展、富民、和谐”三大任务,高点定位,自我加压,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运行、全民创业、财政收入、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左右;全部工业现价总产值力争超过11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4.1亿元,规模工业销售收入达到 43.2亿元,工业利税达到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2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4亿元;新批注册外资3450万美元,注册外资到帐2000万美元,引进市外注册到帐民资1.7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继续把招商引资放在推动经济快发展的首要位置,采取超常举措,展开强大攻势。
进一步壮大招商主体。大力实施全员招商、专业招商、企业招商、定向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手段,强势推进利用外资在高平台上的新跨越。把县城工业新区、洋口化工园区和洋口港区作为招商的主战场,为三大载体多招商、招大商。
进一步优化招商策略。面对宏观调控下招商引资的新特点,加强针对性研究,集中精力到要素紧缺、项目承载力趋于饱和的外资密集区开展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充分发挥好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优势,在集聚集群、嫁接改造、增资扩股、延伸产业链上,引进新项目,寻求新发展。
进一步提升招商质量。按照“确保总量,提升质量”的思路,强化内涵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招商质效。着眼于全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眼于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工业项目,壮大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二、坚持以扩量提质为重点,着力推动工业经济新跨越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项目投入为主线,以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源集约利用,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主抓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聚合优势、提升档次、增创特色”的思路,着力打造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现代工业体系。进一步加快铁链、纺织、粮食加工等支柱产业培植,做大特色经济板快。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银河工业园区,在岔栟公路东侧建设纺织工业园,大力促进纺织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集聚效应。全面启动燕川科技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工业集中区的承载能力和吸引能力。
重抓项目,提升发展后续力。强势推进项目投入,以大投入、快投入促进大发展、快发展。在着力扩张工业项目总量的基础上,把主攻大项目放到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引进、开发、建设一批资金投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航母型大项目。今年将重点抓好铁链厂浸塑链条、中宝公司原料药、巴大公司生态营养水产饲料、苏通公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