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6.17亿元,增长23.4%;实现工业增加值23.1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22.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52个,完成技改投资12.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8亿元(不含“两路”),同比增长11.5%;全州重点项目(不含“两路”)实际完成投资34.55亿元;机场改扩建顺利完成,铁路、高速公路、水布垭电站建设进入投资高峰期,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
旅游等第三产业方面。全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1.8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7.5亿元,分别增长52%、69%、4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3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或营业额134.17亿元,实缴税金4.55亿元,分别增长14.5%和13.3%。
财政金融方面。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21.55亿元,同比增长30.5%,八县市均实现了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2%;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9.1%和20.8%,基本实现了存贷“双增”20%的目标。
改革开放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做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土地二轮延包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州53%的事业单位实行了聘用制;加大了财政改革力度,在州直和县市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建立和完善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州直统一津补贴;加大了政府采购力度,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额2.87亿元,节约率达12.2%;积极推进了投资体制改革,对非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全州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5个,实际到位资金17.92亿元。外贸出口完成2835万美元,同比增长26.8%。
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科技“三项经费”得到落实,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工作不断加强。教育投入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人口、资源、环境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落实。民族文化大州建设逐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医疗救治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不断深化了国防教育、“双拥”创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民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统计、移民、外事、侨务、对台、宗教、史志、档案、新闻出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方面。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扩面4.4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3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总额3.61亿元,增长15.2%。“整村推进”式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万人,解决了5万返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切实加强了“两个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妥善安排了灾区群众生活,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70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和3.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59元。
十件实事方面。新建沼气池8.17万口;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程,解决了3.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6.74万平方米;解决了234所中小学饮水难和591所中小学如厕难问题;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校校通;新建村卫生室247所,维修整顿村卫生室1481所;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农村电话混合覆盖率达到98%;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6万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15万人;启动了县市廉租房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