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集中力量建设四大产业基地。紧紧围绕“突出发展猪业,积极发展薯业,巩固发展果业,稳定发展蚕业”的总体思路,围绕产业引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品牌农业。依托巨农、七环、齐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生猪产业基地,扩大生猪饲养总量,培育年出栏dly肉猪1万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8个,1000头以上的饲养小区15个,300头以上的大户100户,全县出栏生猪75万头(其中dly肉猪15万头),实现产值13.3亿元。依托可口爽、巨农公司,稳步发展优质水果基地,加强以锦橙100号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强化标准化管理,加大品种改劣换优力度,搞好无病毒育苗中心建设和良种母本园、采穗园的提纯,扩大无公害基地1000亩,全年水果产量突破7200万公斤。加快葛薯产业基地建设,落实葛根种苗基地,栽植葛根5700亩,脱毒薯3000亩。依托赛克斯丝绸、海峡丝绸、利溪金伟纺织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基地,改良桑园亩,提高蚕桑产量和质量,全年产鲜茧90万公斤。
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特色产业的投入、融资、利益联结以及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能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专重大户,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五和谐”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中坝村经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抓好规划,选好布局,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整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等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及时启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建设一批“新产业、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机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三、精心打造“嘉陵江第一桑梓”,着力建设商贸旅游旺县
按照建设“休闲xx、人居xx、物流xx”的三产发展思路,加快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商贸服务水平,促进三产业上档升位。
强力打造“嘉陵江第一桑梓”特色旅游区。深度挖掘和开发相如文化人文资源和嘉陵江自然生态资源,按照“政府主导、专业策划、业主开发、梯次推进”的思路,完成周子古镇、嘉陵漫滩、相如故城、嘉陵江村和中坝新村等5个景区30个景点的规划工作,形成初具规模的4a级景区框架。搞好嘉陵江xx段两岸绿化工作,逐步实施周子镇、下河街和古蓬州“八大景观”恢复性建设,形成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区。同时,将白云山、大深南海、小乐山群佛雕塑纳入“嘉陵江第一桑梓”开发建设范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各中心镇建立农资、农产品交易市场,解决产业基地群众、业主“买难、卖难”问题,放开农资渠道,引导、支持厂家建立农资配送中心,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围绕建设“嘉陵江第一桑梓”,将下河街、新华街建成特色小吃、旅游手工艺品消费一条街;以商旅互动为切入点,全力做好河舒豆腐、相如香兔、曹氏豆干等旅游商品开发工作,形成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市场。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增加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加强对商贸企业业主的指导与监管,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