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政协继承和发扬历届政协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这些经验,既是长期形成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人民政协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值得倍加珍惜。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自己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关于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始终围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来研究谋划政协工作,把党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中去,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建真言、献良策、出实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政协章程,自觉按章程办事,广交、深交党外朋友,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就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以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意志,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而携手奋斗,这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本着团结、民主、和谐的精神,体现合作、参与、协商的特点,广泛吸收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事,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尊重多数、照顾少数,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不断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是人民政协基本属性的内在要求。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彼此联系、相得益彰。实现紧密团结,发展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以坚强的团结保证我们的民主健康有序,以充分的民主保证我们的团结坚强有力,人民政协事业就能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三)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前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在当代中国,任何组织和团体能否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应有的价值,归根结底取决于在促进发展方面的成效。同样,人民政协只有围绕国家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整个国家建设的大格局,才能有所作为、多作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谋划工作,紧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