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学习报告 >> 正文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业务操作培训学习情况汇报

际惯例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风险共担的机制。以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例,其担保基金为2亿元人民币,合作银行11家、营业网点459个,是担保行业中的

大型企业,但目前与银行在风险分担比例上仍然为8:2。从我市情况来看,由于银行数量较少、竞争不充分,与担保机构合作的主要是市商业银行一家。担保公司担保基金为1500万元,有市经贸委和市财政局的支持,但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中基本是100承担风险损失;中英担保公司以前虽与商业银行签有6:4承担损失的协议,但现已基本无法执行,大部分是按照8:2的比例甚至100承担风险。我公司虽起步较迟,但由于在谈判过程中较好利用了自身资源优势,目前与市商业银行已签定《联合开展授权信用担保业务的合作协议书》,风险损失分担比例确定为7:3,正在进行的三力公司贷款担保项目也按此比例基本谈妥,公司开局十分良好。

4、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担保业务。成功担保机构的经验告诉我们,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有“三步曲”要走,即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和银行磨合、银行积极寻求和担保机构合作。基于目前担保机构处于弱势的现状,在与银行的合作过程中,虽然我们强调风险共担,但也不必刚性地坚持,应以启动业务合作为首要,接受银行的合理要求,并根据不同项目的风险分担比例,分别选择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积极推动业务迅速开展起来,促成银行间相互竞争的氛围,以争取行业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5、人才是担保机构发展的根本。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这句话在担保机构尤显重要。担保业务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金融、财会、法律、经济、审计、评估等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还要有猜测、分析、谈判、社交等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我公司人员的现状是远不能适应此要求的。这一方面只能通过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现有队伍素质。本次培训后,公司将举行两次内部培训,由总经理陈永康和财务部陈世新分别授课,结合公司实际对培训内容进行传达和学习。另一方面,广纳贤才,面向社会选拨优秀人才。同时,建立人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6、制度建设是担保机构发展的基本保证。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科学规范的业务操作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我公司现已制定了《信用担保治理办法》、《担保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初步建立了项目评价体系。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还将按照稳健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性、动态优化的原则,尽快制定具体的业务受理制度、业务调查制度、限额审批制度、审保偿分离制度、保后监管制度、追偿和保全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档案治理制度等一系列业务操作制度,保证担保业务的正常开展。

7、建立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我公司现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从担保市场需求、供给能力以及规模经济效益角度看,担保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扩充资本金。扩充的途径,一是继续由政府出资,同时也可吸纳社会资本甚至外资投入。如××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185万元,其中政府出资1000万元,社会资本185万元。担保行业的高风险性及其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要求担保机构应建立适当的风险补偿机制。从我公司实际出发,可采取建立风险预备金提取制度、与其他担保机构联保、申请省级担保机构再担保、关联乡镇反担保、争取财政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分散和降低风险,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供电企业申报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先…
   学习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总结汇报
   乡镇讲正气树新风学习动员阶段自…
   学习贯彻胡锦涛中纪委七次全会讲…
   乡镇计生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情况汇…
   总工会学习县党代会精神情况汇报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创建学习型…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
   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党委会精神情况…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汇报
 
全省纳税百强新闻发布会讲话
红军长征读后感
掌上卡拉ok机营销策划
机关干部制度实施意见
安全生产治理及事故通报制度
学校先进教职员工评选办法
公司计生安排
整顿违法排放污水环保工作方案
高中英语写作练习探讨
感恩节荆棘花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加强中小学老师团队建设意见
治理违法排污企业工作方案
支持重点工企业发展工作方案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意见
创建诚信企业实施意见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企业工资集体商讨实施工作意
学习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