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在 大地上那星星点点的村庄,以前曾去过短短的一日却只有个模糊的印象:起伏无边的平原上点缀着片片绿意,茂盛的白桦林里匿藏着一个个温馨的农庄。为响应团中央的工作, 省海洋大学工程学校的14名师生到 镇的 村展开了每年一度的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 级航海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成为了这次活动的一员。五天里我们先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尽力用科技文化知识服务于民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锻炼加强了实践能力,拓展了创新创业的思维重新认识了自己。
村之行,虽然只有五天,却让我融入了这个村庄,对我认识北方农村起了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真实地了解了 农村的现状,深入地思考了当前农村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积极的讨论,发现了一些制约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同时我们更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与美好的未来。
一、 村的概况
村位于 市西南与 市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较为不便。该村是典型的北方平原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多以种植大麦、玉米、西瓜、苹果等经济农作物。村有230余户,共800多人口,住宅面积200亩,耕地1550亩,人均1.6亩,全村的总产值为1200多万。该村现有党员19名,今年还要发展3至4名。现在的 村是 年代中期统一规划建造的,三横三纵的标准道路,一排排宽敞的房子显得十分地整齐和谐。值得一提的是全村在路旁屋前统一栽种的6000棵柿子树(5000棵挂果,1000棵新栽),美观而且经济。作为文明村, 村的美更体现它朴实的民风上。五天的生活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受了它的热情、友善与真诚。村民们和睦共处,互帮互助,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二、 村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 大地上的农作物很有自已的待色,一望无际的麦田便是一个非常动人的例子。在 村,却不曾见到这番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田、果树林等等各式各样的经济类作物。
1、村里大力发展高效田,93年时就有黄烟500亩,果园200亩,蔬菜100亩,农业生产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与韩国公司合作,种植产种经济作物,经济价值更是可观,其中辣椒元每亩,西瓜4000元每亩,西葫芦5000元每亩。如今高效田的种植面积更大了,其中黄烟就增长到了800亩,苹果树、柿子树等果树实现了大面积栽种,去年又与美国公司签下了合同,更加开发了高效田的经济效益。村民的劳作有了保证,经济作物的产值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2、有了高效田以后,村民的收入变得相当可观。
村里的年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村整体面貌的改观正体现了这一点。村民告诉我们:现在也不用出去打工,一两亩高效田加上常规的农作物够一家人忙个不停,这些收入比打工还强。
3、国家的好政策和廉洁能干的村干部保证了 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正是由于国家坚持该革开放,形成了良好的大气候。村干部们一心为民,抓住时机,引进外资,在田地上做足了文章,产出了可观的效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与尊敬。村民们是深有体会的:一个好的村庄会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的。原来落后的 村正是在这些优秀的农村干部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在的先进、文明。
4、在调查中发现 的村民都有一定的自满心理。
绝大部分村民认为 村比周围村庄都要好,对现况表示了满意。但也有一部分中青年村民则希望在此基础上本村能新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