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机具种类;扶持粮、油、生猪和奶牛生产,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三是努力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通过优化农业结构、节约成本、减轻生产性负担、促进非农就业、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效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
(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发展生产,统筹协调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核心产区,着力开发粮食后备产区,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恢复扩大油料种植面积,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和“一村一品”。合理调控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切实保障务农收益。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的环境,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加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和就业增收的能力。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四)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加强农田水利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区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改变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状况。加快完成大中型水库改造,推进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
(五)加强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法严格管理农村土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引导农村集约节约用地,切实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继续加大土地复垦和开发整理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大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推进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
(六)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