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在*、*率先在全市建立街道劳动力市场,在全省率先创立农民培训信息库,设立农民个人就业培训“电子档案”;完善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对全县公益性岗位安排农村“4*0”人员就业的,每月给予300元用工补助,职介所为被征地人员免费介绍就业的,每人次给予50元补贴,鼓励被征地人员自主创业,给予10万元以内贷款的一年贴息补助。
二是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在全市较早建立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全县有4*13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占被征地人员的*%。其中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的人数为12461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大病补偿与大病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医保费用每人每年1*元,其中各级补贴70元、个人出资35元。目前全县有96500人参加,参保率达*%,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积极促进都市农业发展
建成生态林带36.2公里、造林1.3万多亩,全县森林复盖率从1998年的22.9%提高到20*年的29.8%。20*年底以来已累计完成河道整治66.7公里、在建14公里,完成了对全县所有河道的清淤任务,进行河道生态放养,落实了河道管理十小时保洁的长效机制,全县河道面貌和沿河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全县规划设立16个定点养殖小区,对生猪、蛋鸭、奶牛等实行集中饲养,并实行粪便的有机处理和无害排放,其它县域实行禁养。目前已建成7个养殖小区,*、*二个街道基本达到了畜禽无散养的要求。在*规划了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并已建成了5000亩,成为*农业的特色基地,从20*年下半年以来,已向社会提供了10万吨无公害蔬菜,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10-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县”的目标,对全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调整。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县,现有的镇街道卫生院已全部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村卫生服务站33个。我县已调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全县中小学由县直管的体制,为平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名优教师跨校兼课、示范学校骨干与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进双向交流制度,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期主要工作和今后打算
根据市里的目标,结合*的实际,我县将着重抓好五方面重点,并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一)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发展都市农业。针对*耕地少的实际,继续引导发展都市农业、生态绿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实施农业“3210工程”,即积极培育粮食、无公害蔬菜、花木三大产业,加快建设*万亩无公害蔬菜和生态林休闲观光两个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培植十大精品农业示范点。
二发展农业科技。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设施,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农民信箱工程”,争取今年全县“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3500户,70%的行政村建成电子信箱;对新创办县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给予10万元以内奖励,并优先立项和安排科研经费;对新列入省市县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的,给予5--1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国家省市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星火项目、金桥工程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给予5--10万元奖励。
三是积极扶持“农家乐”等休闲项目。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