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位于镇*东南部,地处两市(*、*)三县区(西峰、泾川、镇原)六乡镇(肖金、荔堡、洪河、屯字、太平、*)交界处,省道*公路和跨区道路*公路呈丁字型穿境而过。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4个乡直单位,1*个自然村,7972户,35265人,总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总耕地75641亩,其中塬地44500亩,山地3*01亩,川地940亩,自然条件相对较好。2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987.6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675.23万元,工业总产值258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50万元,服务业产值215万元,其它产值157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万元,人均产粮945斤,财政收入达到94.2万元。全乡存款余额达到4500万元。
一、 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全乡已形成了以苹果、劳务、瓜菜、畜禽、旅游为主的产业结构格局。以*公路、*公路沿线为主,去年集中连片栽植优质苹果5861亩,使全乡苹果面积累计达到1.1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到6295亩,全乡果品总产量达到3500多吨,实现收入720多万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2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培育壮大了劳务产业,成立了乡劳务工作站和13个劳务工作联系点,去年共联系劳务1.*万人,总收入达到3500多万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784元,占52.5%。雄武、姜曹、西岭等村的瓜菜生产成为群众增收新途径;梧桐、路岭、雄武、净口等村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建成了净口、仪封两个500亩,梧桐、北庄两处千亩草带,带动全乡养牛达到10000多头,猪3800多头。翟池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休闲避暑、垂钓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之地。以工业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建成毛河、刘塬、东关、杨城、西岭等11处建筑建材加工厂,建成兴盛、鹏祥等食品厂5处,形成了*、*两个杏制品加工品牌,新建的绿源土产贸易公司年加工杏仁*吨,苏籽500吨,松籽15吨,其产品与承德露露、天津德瑞公司联营或对外出口。鑫源、恒源2个土产加工企业主体基建工程已全面竣工,预计6月下旬即可投入生产。全乡新修拓宽铺砂的17条37.8公里乡村农一级道路,为全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修建移动通信塔3座,安装程控电话2200多门,20*年建成了全县电话第一乡;广播电视覆盖全境,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18所,现有在校学生5876名,其中初级中学2所,新建教学楼5栋;扩建、改造*、南李两处市场,使全乡小城镇建设全面起步;新修大型人饮解困骨干工程6处,使全乡5290户群众用上了自来水。新修村部10处,建各类活动室80多间,使*乡率先成为“全县村级阵地整体达标乡”。
二、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新农村建设描绘蓝图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按照市县的具体安排部署,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谋划,认真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一是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我们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北片苹果、南片养殖、川区瓜菜、整乡发展劳务”的产业布局,争取利用3-5年时间,建成以*公路、*公路为主向纵深发展的万亩优质苹果基地,以梧桐、雄武、北庄等村为主的万头牛规模养殖基地,以西岭、姜曹等村为主的茹河川区千亩瓜菜基地。二是及时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我们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首位,提早安排、超前规划。针对姜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