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市下辖*镇*乡*个街道办事处和*个风景区管委,*个行政村,人口*万,面积*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全国科普示范试点县(市)、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河南首批*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个扩权县市之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第*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位居第*位。
二、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
*是河南省的特色农业县市之一。全市农业人口*.*万,可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平原区可耕地*万亩,另有可耕用黄河滩地*万亩,河阴石榴、万山冬桃、*柿子等特色农产品名扬天下。近年来,我市瞄准建设现代农业、把*建成郑州市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优质粮、林果、蔬菜、畜禽养殖等四大优势产业,培育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力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万亩优质粮、*万亩无公害复播露地蔬菜、*.*万亩日光温室蔬菜、*万亩河阴石榴、*万亩*柿子、*.*万亩万山冬桃、*万亩脱毒红薯、*万亩小杂粮、*万亩经济作物及生猪存栏*.*万头、禽存栏*.*万只、牛存栏*.*万头、羊存栏*.*万只的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是“河南省畜牧强县(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到*家,带动生产基地*.*万亩、农户*.*万户。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农业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总数达到*个,会员达*万余人,得到了农业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
目前,我市有*个行政村,*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现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高等级路面(包括沥青路、水泥路)。拥有省级卫生村*个,郑州市级卫生村*个,*个行政村建有集体卫生所(不含个体诊所)。现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所,在校农村中小学生*人。*%乡镇建成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市农村敬老院达到*所。民主法治示范村达到*个,其中省级*个,郑州市级*个。拥有民间业余文艺团体*个,*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其中*个已经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另有*个行政村建有村级文化室。共有*个村党支部达到“五好”党支部标准。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具体做法:启动“试点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六大行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试点示范、百村整治
在群众自愿、民主推荐、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市确定*个行政村(约占全市总数的*%)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其基本建成能辐射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同时选择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在内*个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的集中整治,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按照错茬推进的原则,我市拟在*—*年推进建设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