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就业。“十一五”期末,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达90以上。
5、实施规范小城镇建设工程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要害,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加大村屯房屋建设规划,果断杜绝私搭、乱建事件发生;要加大投入,新建农民文化体育场所,倡导全民健身,全乡每个村至少要新建一处文化体育休闲广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二)具体任务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示范园区建设上,不断推动种养殖结构的优化组合。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5个园区。分别是鸡兴村青玉米种植园区,朝阳、红星、西太果树生产园区,,红太、东太蔬菜园区,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养牛园区,红胜、前进、红星、朝阳4个千头养猪园区。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品牌创立上,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三品三创”工程(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积极引进新品种,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品质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青玉米、大煎饼、小杂粮、果品等特色产品的包装质量和水平,叫响“聚缘村”农字号产品品牌;在强化服务上,要依托养牛、养猪、养鸡等专业协会,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要加快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实体,充分挖掘和开发土地、林地、水面、山体等资源,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治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集体收入。
2、加快实现工业强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构建工业平台。坚持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率,主动融入全区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乡村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现有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创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使企业安心生产,壮大规模,带动和扶持乡村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每个行政村要新上产值10万元以上、利润10万
3、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塑造新型乡村。按照区里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近郊优势,抓好全乡8个村的治理与整治,努力营造美丽舒适的环境。着重围绕区里的重点建设项目,配合抓好东太民营开发区建设,协助做好失地村民的安置工作,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使之尽快成为乡域的一大亮点。要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缩减自然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要搞好环境整治。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村道路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红星村、红胜村、前进村、鸡兴村的水泥路面建设。抓好“三清二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实行“三区分离”(即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4、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步伐,使得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太、朝阳、红星、红胜4个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计划投资100万元,治理4个小流域侵蚀沟8条,4000延米,砌筑石谷坊100座,土谷坊150座,削坡植树5000棵,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问题。为了抗旱保收,计划投资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