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明显改观。其中,投入40万元新建了别斯托别村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33万元对5个村办公阵地进行了新建与维修。共拆除旧房76座,改造危房90栋、改厕13座,新建房屋76座4560m2,绿化18000亩。
目标及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卫生村达标率100。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鼓励扶持农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树立起一批有影响的农村文化专业户。“十一五”期末,全镇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广播要在各村响起来。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2010年,全镇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60。争取创建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标兵,2—3个州级文明村。发展家庭经济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相结合,树立6个“美在农家”创建典型。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每村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
不断增加投入,加强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做到常态化,重实效。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一五”期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五、强化村务公开,实现治理民主
现状:
——治理民主,实施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制度。通过实施“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治理规范有序,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多年来,我们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治理做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城关实际,实行了“村帐民理镇管、组财民理村管、三书一单理财、印章把关”的村级财务治理制度。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督审查;镇审计办每月集体进行汇审入帐,并经常进行审计监督。
目标及措施:
实行民主化治理,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布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各村集体经济在20万元以上,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
加强法制教育。以“四五”普法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2010年举办农村普法培训班60期,培训人员4500人(次)。开展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到2010年创建率达100。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镇”、“和谐村镇”活动,果断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到2010年全镇州级以上安全村达到100。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