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延续2003年和一季度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较高增长平台上,整体经济运行良好。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完成147.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分别比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增幅高出0.2和0.3个百分点。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中也保持了较快发展,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但仍滞后于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增长加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7.6、16.3和17.5。运输邮电业增长15.2,其中邮电通讯业增长27.4。与此相对应,新兴行业比重上升,传统行业比重持续下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1、0.1、0.2个百分点,三个行业已占到服务业的46.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虽然通信业快速发展,但由于近期公路集中整治,交通运输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所占比重下降到17.9,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同样下降0.2个百分点。
2、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旅游、广电、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市服务业的新增长点。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持续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1.8和23.7。房地产开发投资7.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5,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4.31亿元,土地开发投资1.02亿元,分别增长191.2和232.2;住房消费需求仍然较旺,上半年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15.51万平方米,增长20.2,商品房屋销售额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全市旅游总收入约15.86亿元,增长8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896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53.79万人次,分别增长223.8和88.4。
3、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新型流通业快速发展,商品专业市场成交活跃。上半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销售总额达9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8亿元,增长18.7,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特点看,一是节假日消费情结对市场影响更加明显,春节和“五一”黄金周的传统喜庆消费以及旅游休闲消费,拉动了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二是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商场、大超市的销售增长较快,占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三是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上半年,全市1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6.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2。
4、金融贷款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上半年,在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商业贷款1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1;个人消费贷款18.36亿元,增长10.2,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达9.9。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即期消费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非凡是扩大了居民的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
5、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98元,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1元,增长27。居民消费扩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且消费结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