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治理现状问题调查分析
作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工作量,取得政府的人才、财力、物力支持。三是反映民警工作的疾苦,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危险和任务的艰巨,对民警工作表示肯定,对队伍进行精神安抚。至于案件下降多少,治安好转多少那些宣传,说了老百姓也不相信,不如不说。(二)公安机关的社会服务职能。如何密切警民关系,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现阶段公安机关要实现职能转变,从社会治理职能逐步转变为社会服务职能。既是服务社会,就应该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便民措施。警察的工作社会面最广,需要跟
广大群众打交道的,很轻易会得罪群众。有的警察工作方法简单,处处以“管人者”自居。比如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午夜时分大力地敲打老百姓的家门:“再不开门我就踢进去了”!警民关系受到很大伤害。另外,要注重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群众到公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每次得不到具体解答,正常的手续往往要跑很多次。在网上调查中,69.3的民警认为公安机关整体效率运作较低或极低。可见,公安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不仅群众不满足,公安民警自身也有所体会。例如,今年深圳市暂住证的申办,手续十分复杂。政策规定了几类人可以办理暂住证,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归纳的几类人并没有把所有正常居留的情况全部归纳在内。也就是说,许多正常居留按正常渠道办不了暂住证,只能通过找关系或其它渠道办理。群众无所适从,反映强烈,导致刚出台的政策一改再改。实际上,假如换个角度制定政策,办理暂住证的问题并不难解决。我们可以参考法律的制定,法律上不犯罪的行为是不能穷举的,而犯罪行为是可以归纳穷举的。法律上归纳出所有犯罪的行为,没有归纳到的,则不构成犯罪。任何人可以做法律不禁止的事情。与此类似,我们可以归纳出所有不符合办暂住证的情形,没有归纳到的,则视为可以办证。这种政策制定的办法,才是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安机关所有政策的制定,都不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应该转换角色,制定方便群众而又不违反原则的治理办法,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良治”照顾弱势群体利益。当今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贫富分化日益悬殊。社会形成“赢家通吃”的界面,有钱有地位者强强结合,更加有钱有地位,影响着政府决策。没钱没地位者在政治上缺乏代表,在社会上没有发言权。社会阶层的形成和两极分化,是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公安机关担负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责,应该善于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乞丐、擦车仔、卖花女、妓女、伤残人员、贫困者等,应该给予同情、关心和帮助。应该熟悉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是由社会不公正不合理造成的。弱势群体大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做擦车仔、做妓女。因此,我们在执法中不能简单的把弱势群体定义为“坏人”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歧视和压制。社会矛盾应该进行疏导、缓解而不是强力镇压。在平时执法中应该尊重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些民警习惯于欺软怕硬,看到对方有来头“有料道”的就不敢管,看到对方没文化没背景就滥用职权。假如弱势群体长期受得社会歧视和压制,很可能会激化矛盾,做出反社会、反政府的行为,酿成社会的悲剧。(四)公安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中国当前国情下,一个国家机关在政府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该单位领导在政府官员中的地位。市(区)公安局长能否参加市(区)委常委,以及在常委中的排名,是公安机关在当地政府中地位的主要衡量标志。公安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量的警力是外勤工作,大量警力在全国范围以至世界范围出差,所消耗的人、财、物,都是其它国家机关所不能比拟的。从数量上看,公安民警数占所有公务员总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