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治理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财务人员只占5,大专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财务人员占25,高中以下的财务人员占70。有会计专业职称的财务人员就更少了,初级职称的只有6人,大部分人只有上岗证,由于自身缺乏财务治理,难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能力。不少小型民营企业的会计业务是由税务师事务所代理的,他们只负责做账,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所以根本就谈不上进行财务治理,何况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没有财务治理意识,少数企业即使有真正的财务专业人员也很难留住。
(三)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当前,做假账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司空见惯,不少企业因受资金实力弱、经营状况差等客观条件所限,至少设置三至四套账,即反映企业相对真实状况的账目一套,对付税务部门反映少交税的账目一套,为获得信贷资金报送银行部门的账目一套,对付工商部门年检的又是一套账目。某企业主管会计曾无奈地告诉我,有时自己也搞不清倒底哪一张报表是真实的,可见,会计信息失真已成普遍现象。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财务治理现状看,财务治理中的矛盾及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困难,投资盲目,造成资金严重不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这些企业得到的金融贷款所占的额度相当小,贷款资金呈逐年下降的趋势,40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自身的原因,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治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相当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二是体制上的原因,银行的贷款倾斜于大中型企业,客观上金融机构从观念和行动上忽视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所产生的信贷资金的需求,在资金问题上,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只能以高于银行利息向民间资本拆借,其结果是融资小、成本高。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懂市场、会营销、善交际的占80以上,而擅长于企业内部的只占20,换句话说,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老板们所扮演的角色是高级采购员、营销员、公关先生,而不是企业家、经理。因此,投资有些盲目、随意性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二)企业资产治理混乱,财务核算不规范。企业的资产治理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治理,是企业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正确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盈利水平的要害所在。但是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的薄弱环节就是企业的资产治理相当混乱。主要表现:1、固定资产治理混乱。一是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有的没有发票无法入账。二是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原来执行的是综合折旧率,自会计制度更改后按分类折旧,由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原始记录不清,无法分类折旧。三是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造成帐实不符。四是企业选择的折旧政策随意性较大,有些企业为了应付银行或主管部门不提折旧,有些企业为了多提折旧随意确定折旧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大部分企业没有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治理的意义。五是将家庭消费用的固定资产记入企业账目,如家具、电器等。2、现金、存款治理混乱。银行多头开户、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大量以现金交易,企业负责人及其家庭成员随意支取现金长期不结算等,由业主家属担任的出纳员往往同时把握着银行户头的所有印章,家庭生活开支与企业经营开动相互混杂,导致企业现金治理无法执行规范要求,增加了企业现金治理的混乱。本人曾在一次财务检查中发现,某企业年销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