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休闲渔业 全面分析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种产业,但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它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休闲、娱乐、健身逐渐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它既充实渔业的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又能为渔民、渔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我国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是以钓鱼为趣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三是食鱼形态,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四是游览形态,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五是教育文化形态,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请看下述资料
美国的水域资源得天独厚,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海岸线长22 680 km。内陆水系密布和众多的湖泊水库。然而美国的商业渔业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休闲渔业却不然,不仅十分发达,而且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特别重视,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产业。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 520万成年(16岁以上)钓客,在休闲渔业上的花费达378亿美元。若把休闲渔业当成一个企业来说其创造的收入足以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13位,其收入甚至比一些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如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和杜邦代学公司(dupont)还高。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全球观赏鱼的贸易额高达50亿美元左右。有专家预测,如果我国生产的观赏鱼能占全球贸易额的10%~30%,每年可以解决10万~20万人就业,带动相关的饲料、鱼药、技术服务等20万~30万人就业,帮助30万~50万农民致富。
休闲渔业的概念
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一词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而后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普遍认可,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渔业旅游发展的代名词。它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它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休闲渔业的类型
1)休闲垂钓型
包括三种,即城郊池塘垂钓、岛礁垂钓和景观垂钓。第一种主要是利用养鱼池塘进行养鱼或囤鱼供城镇居民在休闲时垂钓;第二种是在沿海和近海岛礁上配以相应设施,如人工鱼礁、游船、游艇、海上救生、疗养、餐饮、旅游服务设施等,供游人游览、垂钓、休养和疗养;第三种是利用公园池塘等饲养观赏鱼或观赏与食用兼用鱼类,供游人观赏和垂钓。
2)旅游观光型
旅游渔业主要是针对旅游人群,结合水生动物的驯养表演、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相关用具加工等开展的设施娱乐和生产活动,如海豚驯养、鱼品烧烤、鱼宴大排档、收鱼拉网等,供游人品味渔业特色;观光渔业中主要是水族渔业,又可分为海洋水族渔业和淡水水族渔业两大类。主要形式是人工模拟自然水域生态环境,将众多水生生物合理搭配,集中饲养,并配以声、光、电以增强观赏效果,让游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壮观和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让人们在享受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