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主副不协调、治理不规范的问题,防止各种流失和“暗箱操作”情况的发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二是建立职务消费货币化制度。主要途径有公务用车货币化、公务接待费用包干制、公务出差费用包干制,变实物消费为货币消费、隐性消费为显性消费、软约束为硬约束,形成规范化、透明化、货币化的经营治理模式。三是建立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机制。除对产值、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进行考核评定,还要对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金的运作情况,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形成完善的经营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构筑多经党风廉政建设的“警戒线”。
2、正确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积极探索多经企业的责任机制。多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少不了与方方面面的交往和应酬,在不违反党的纪律、不损害企业利益和其他社会自然人利益的前提下,供电企业要正确处理好对下属多经企业的“放”与“管”的关系,做到放要放得有度,管得有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管得过死或放得太松,对多经的党风廉政建设都不利。一是建立决策失误赔偿制度。就是给供电多经企业的经营者,在一定情况、一定范围、一定数额内有一定的决策权,同时明确其对决策失误应负的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提高其经营的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二是建立廉政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一般与双文明综合承包挂钩,也可单独进行风险抵押。三是建立公事业务招待、业务往来申报制度。变事后报告为事前申报,对不合理的宴请一律取消,不合理的往来一律制止,从源头上治理吃喝宴请、奢侈浪费的问题,如我公司多经企业招待费下达年度计划,年中和年底两次调整,既管了也不是管的太死。四是建立廉政回避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和专职人员哪些工作该亲自操作、哪些工作不该过问等,防止随意插手和干预有关工作,把重点放在工作和办事程序的健全上,构筑多经党风廉政建设的“预警器”。
3、正确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积极探索多经企业的监督机制。多经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发生的问题,有很的多是没有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而造成的,该疏的没有疏通,该堵的没有堵死,必然导致“正道不开,歪道盛行”。如加强供电多经企业与社会其他企业,非凡是与个私企业交往中的监督,就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要解放思想。充分熟悉到多经企业对外交往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多经企业不仅仅是内部市场的
得益者,更应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免不了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所以我们的监督要跟上,防止有些人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其次,应对业务交往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规定,我公司在加点销售和房产销售等多经企业既要考虑与市场销售接轨,又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交往,对折让和优惠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审批的人有据可依,办事的人有章可循,防止走邪门歪道。第三要强化组织监督。建立“三项谈话”制度,即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重要岗位人员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和诫勉谈话制度,打好“预防针”上紧“廉政弦”。此外,要在多经系统进一步落实“六位一体”的监审工作体系,整合监督资源、加强监督防范,通过有效的监督构筑起多经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链”。4、正确处理好“奖”与“惩”的关系,积极探索多经企业的激励机制。要正确处理好多经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奖”与“惩”的关系,就必须积极探索多经企业奖惩激励机制,以此来充分调动经营治理者和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一是探索多经企业领导干部收入分配制度。使其个人收入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做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个人的利益同行、个人工作效率与个人经济效益同步,促使他们真正承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