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s://)
多年来,在广大的农村,农用车成了广大农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农用车违章载人事故不断,也成了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
今年4月,我县出现一件让广大群众拍手叫好,让省州有关部门惊异的新鲜事-----龙山县城至召市镇开通了农村公交车!两地相距45公里,票价只有5元钱,比原票价整整减少一半,坐上宽敞舒适而票价低廉新车的农民,无不为之笑逐颜开。截止目前,我县已有联发、运发等12家城乡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依法登记注册,其中8家已正式投入营运,车辆全是崭新的中巴客车,共70多台。运行路线有龙山至召市、龙山至湾塘、龙山至茨岩、龙山至华塘等。尤其是龙山至华塘的公交车,还实现了无人售票。农村运行公交车在我省偏远的山区县首开先河,难怪让有关部门惊异。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开始,县内8家农村客运公交公司陆续运营后,全县每年有近千万元客运收入让利于农村群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城务工、财务及经商的积极性,加快了城乡人流、物流节奏,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几个月来,这些车身上均印有“建设新农村、方便老百姓”、“城乡公交车”字样的中巴客车往返于城乡之间,为我县乃至我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良好发展势头下,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客运公交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过重的税费束缚了农村客运公交事业的发展。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输确实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很大实惠和方便,但客运公司的效益并不理想。一方面,客运公司按照低廉票价的公交运行原则,本来就不可能产生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又未能享受国家城市公交车的各种优惠政策,而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税费任务。导致经营利益空间狭窄,经营业主积极性不高,不利其迅速发展壮大。
二是滞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乡客运公交化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我县农村公路等级普遍很低,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油路,道路状况差,客车通行艰难。还有10多个乡镇的279年村,村级公路根本不能通行客车,占全县行政村比例的60,严重阻碍着我县农村客运公交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缺乏财政投入,县财政对城乡客运公交事业发展扶持不够。由于县财政资金紧缺,就公共交通事业而言,几乎没有资金投入,这也是制约我县城乡公交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是城乡客运公交车辆超员载客现象普遍,安全隐患严重。为减少运输成本,确保足够利润,客运车辆往往通过超员载客来实现。同时,农村高度集中的上下学学生客源也为这些车辆超员载客提供了有力条件。再者,职能部门为了以其取代大伤脑筋的农用车载客行为,从而有意或无意地放宽了城乡公交车超员载客的现象。
五是缺少城乡客运公交车治理经验,诸多治理措施凸现空白。由于城乡客运公交公司是联营企业,治理不够完善,加之职能部门治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相对滞后,以及预防公交车辆利益冲突经验不足,城乡客运车辆运行中呈现的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化解。如班次时间问题、限额载客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都没有过硬的约束措施、在城东客运车站和209国道洗洛乡街上的岔路口,就经常因公交车辆等客源而发生长时间堵车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另外,公司内部的许多治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迅速健全。
二、促进我县城乡客运公交事业发展的建议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潮流所向。那么,如何促进和推动我县城乡客运公交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村群众真切享受到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同时,也让从事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输事业的民营公司和驾驶员们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