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部门监管不利,应由一部门协调监督,责任分明。“群龙治水”,多头治理,难以形成合力。保健食品的审批权限在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而对保健食品的执法权却在卫生部门,这样的多头监管也造成了目前保健品市场迟迟得不到规范。由于各个环节的执法衔接不畅,以致出现执法成本高但执法效率不高等现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和卫生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对保健食品从生产到销售每季度进行全面检查,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一管到底,各方的事情要协商解决。以达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之目的。建议政府整合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成立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统一协调机构,使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以职责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来实施统一的食品安全治理战略,协调各方力量加强统一监管,发挥多个部门的执法合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标准和法规,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协调、监管信息通报和督察督办制度,达到长效监管效果。
(四)提高老百姓对保健食品的熟悉。我认为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国药准字”、“卫食健字”、“卫食消字”、“卫特食健字”等概念分辨不清,因此食品药品监督治理部门要借助各种宣传机会,如3·15消费者维权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走上街头,以散发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让群众真正熟悉保健食品与药品及其它的区别,避免上当受骗。
(五)强化监管,抑劣更要扬优。我认为国家应该首先保护国内的闻名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以振兴民族工业,再就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对保健食品行业要加大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的倾斜,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保健食品生产厂家严格要求,要按照gmp要求组织厂家生产,同时国内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不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低水平重复建设,而要通过资源整合,占领国内的高端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要创建几个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和闻名企业。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谐是这个社会的主题,我们要让保健食品行业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在政府主导、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变得健康与和谐,为和谐社会增添一些美丽的旋律。
[参考文献
[1]人民网2003年9月19日作者:李晓清,王庠除出党李[2]中安网200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