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公司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宾工业园区拓展区污水管网建设,衔接推动西沱污水处理厂环保技术改造,推进县城垃圾处理厂迁建,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积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着力构建商贸业体系。开工建设辣椒专业市场、兔毛专业市场、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和沿溪边贸市场、临溪农贸市场、冷水边贸市场。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乡镇日用品超市32个、农资超市12个、村级便民放心店46个和村级农资农家店132个,实现乡镇连锁超市、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点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全覆盖。积极开展农商对接工作,促进农商对接信息数据库和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启动“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建设并形成规范机制,以辣椒、莼菜、黄连为载体,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上新台阶;做大做强猪鬃、丝绸等传统出口创汇产业,加大支持研发力度,帮助寻找新的商机和市场;加快引进和培育新的出口创汇企业,力争全年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大力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家电流通服务体系,切实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狠抓核心商圈建设,初步完成“十个一”发展任务,引进永辉超市入驻县城,积极推进乡镇“五个一”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重点开发黄水区域旅游,完成大风堡景区接待设施、冷水温泉钻探以及毕兹卡绿宫景区展示接待中心、旅游商业街、五星级标准森林大酒店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冷水温泉度假区建设,积极推进太阳湖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月亮湖民俗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加快黄水季佳酒店、黄水休闲度假花园、避暑山庄二期扩建工程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动西沱古镇开发,完成老云梯街民居风貌修复工作,启动重要节点建设。依托全市“名镇旅游主题年”活动,充分挖掘西沱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巴渝新十二景”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早做好营销、包装策划,力争抢得人气、获得战机。启动鱼池岩口区域开发,开工建设三星级酒店、特色餐饮街、特色酒吧街,力争引进有实力业主开发千野草场。启动良玉历史文化开发,引进业主开发三教寺和万寿寨景区,完善旅游接待功能,力争早日实现对外开放。积极开发乡村旅游,重点推动冷水莼菜生态观光园、龙沙万亩现代辣椒示范园、县城城郊农家乐等旅游产品。推进旅游商品开发,扶持1至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加快特色旅游商品深度开发,提升旅游商品档次。全年力争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突破发展财税金融业。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开展绩效评价,控制行政成本,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切实加强税费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国家减税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整合资产,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实力。引进和培育各类城镇经营主体,加强城镇土地、房产、市政设施等城市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为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筹集资金。积极引进县外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体系,探索中小企业以适销库存产品、适用原材料和可靠的应收款作为贷款抵押的办法,不断完善融资平台。强化“政、银、企”协调机制,规范民间融资,力争引导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企业组建1—2家小额贷款公司,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力争全年县域内银行机构新增投放贷款5亿元以上。
(四)扎实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加快建设枢纽门户
建设渝东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