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进制和动态监督制,加强了上海、深圳、重庆3个驻外联络处工作,成立了农业、硅矿、旅游、城建等9个重点项目招商小组,强化了县发改委、县经贸委、县农办、县商委等8个独立招商部门的工作责任。引进了投资18亿元的干法水泥、投资15亿元的温州工业园、投资8亿元的多晶硅等重大项目,30个签约项目中投资额超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2个,比上年增加5个。全年合同引资53.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56亿元。
对外合作范围扩大。加强了与中核集团、云南省、市农委、江津区等对口帮扶单位的合作,在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与浙江海盐县、宁海县、杭州上城区和沈阳棋盘山开发区等建立了友好区县和交流合作机制。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商贸展会,大力推介和宣传了石柱绿特产品。
(七)社会事业同步向前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保持协调发展,小学入学率达到99.96%,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阶段就读比例达到99.36%,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就读比例达到81.26%,高考升学2126人、升学率达到75.36%。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工程进展较好,29个标准化建设项目以及县职教中心、县城第四小学开工建设,教育城域网第二期工程已完成,95%的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全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140万元,受益学生7.66万人。
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土家啰儿调分别被国务院和市政府正式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分别在重庆和石柱首映,并在央视成功播出。“玉带河之夜”、红色经典歌曲传唱已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苦文化”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启动。
医疗卫生取得新的成效。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0.1万人,参合率达到90.6%。完成了25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启动了县中医院异地扩建、县医院医技大楼修建、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应急处理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明显。探索建立了农村“一章”管理服务机制和城镇社区流动人口“网状”管理模式,统考分离改革试点项目获全市创新奖。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率达到92.55%,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5.61,出色完成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党政责任目标和业务目标,获得了全市计划生育业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表彰。
(八)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民生保障有效增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66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6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持续上升。享受城市低保人数达到5489户1.32万人,发放低保金2242万元;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到1.17万户2.42万人,发放低保金1*0万元;发放灾民救助款345万元,解决了灾民和困难群众5万余人次的生活难问题。
移民和扶贫工作同步推进。完成移民投资2000万元,四期移民工作顺利通过市级初验和国家阶段性验收;移民子女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入学率达到100%,移民培训就业率达到90%以上。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800万元,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1000万元,实现绝对贫困人口4500人解决温饱和相对贫困人口1.2万人稳定脱贫,建卡贫困户人均增收350元。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一是建成经济适用住房6100平方米,廉租房已争取到位资金1246万元并全面启动建设;二是新建、整治农村公路316公里,新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