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努力形成“以地生财、以地兴城、建城促乡”的良性发展机制。三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国有资产。在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外资和启动民间资本进行转让、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用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经营处置力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实行竞价拍卖,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
(四)利用政策抓财源。一是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要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及海外资本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时机,抢抓我县被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大力引进有效投资,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培植长效财源。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跟着信贷资金走,信贷资金跟着优势项目走”,继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培育支柱财源,尽快扭转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税源薄的不利局面。三是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税收返还、以奖代投等优惠政策,积极发展那些市场前景好,见效快,财税收益大的高成长产业、高科技企业来我县投资。
(五)创新机制抓财源。一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税收权属的划分、个体税收起征点的调整、城区工商税收征管体制的改变,要积极应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向省、市积极争取加大对我县的财政体制倾斜力度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要创新财源建设责任机制。对项目建设,坚持“谁决策、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使项目决策人、投资人成为项目风险和项目受益的最终承担者。三要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资金的使用不是用于项目直接投资,而是用于项目建设引进,用于项目的前期经费、贷款贴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金、招商引资突出者和财税贡献先进单位奖励等。 https://
(六)优化环境抓财源。强化环境立县理念,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一要加强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境内道路建设,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发展经济、优化税源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二要强化纳税缴费意识,坚持依法治税,应征尽征,平等税负,严厉打击逃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这是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本要求;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建立规范、高效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制,大力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做到足额征收,及时入库。三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坚持本地客商,外资、外商,一视同仁,着力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全民创业。四要营造积极的金融环境,建立健全以企业信用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或完全由民资组成股份制性质的担保中心等金融担保中介机构,多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