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稳定增长,要把握政策导向,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结合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谋划一批体现高科技含量、高竞争力、高带动力的大项目,为优化经济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空间。为了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国内外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兴业,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对于急需发展而资金缺口较大的项目,可以采取股权转卖、组建股份制企业等方式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建立诚信的融资平台,策划并形成一大批投入产出高、市场前景好、特色优势强、就业带动大的项目库。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并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金融保障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投资。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政府性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效应,提升社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努力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
四、预测年投资发展走势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作为省会,投资额占全省投资三分之一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展望年,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仍然是引领全社会投资增长的火车头。根据市委十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按照这个速度推算,今年投资将完成634亿元,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一)园区项目建设蓬勃发展。围绕太阳能光伏制造、电子材料、锂资源精深加工、煤基多联产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切实发挥好园区经济的引领作用,使园区成为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引擎,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共赢。
(二)县域工业不断壮大。要结合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抓好三县工业园区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气,积极做好大通县3x350兆瓦自备火电项目落地,加快建设湟中县弘大粮油精深加工、湟源县日月山风力发电项目。不断壮大县域工业。
(三)新建的海湖新区雏形进一步凸现。随着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不断加大及核心区建设的建成,供排水、天然气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陆续实施,新区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已初具雏形。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随着外来人口(市外)的不断增加,商品房建设投资预计将延续上年的增长势头,成为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中坚力量。
(五)年底结转到明年的续建项目预计达200个左右,加之当年新开项目,都将为年的投资总量添砖加瓦,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做好项目的前期和储备工作,为项目的争取、落实和实施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新突破,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顺利完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把建设成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